長江學者的身份不吝于一頂華麗的帽子,帶上它身價百倍,令學者與高校趨之若鶩。它所蘊含的意義,除了對學術精英的肯定外,圍繞在其背后的各種資源才是這場“帽子大戰”中的真實原因。
1月5日,教育部發布了2017年長江學者公示名單,共有463名建議人選,其中特聘教授148名,講座教授51名,青年學者264人。
每一次長江學者名單的公示,都會受到社會的關注,并成為評判高校興衰走向的一個重要標尺。高校也會關起門來,將各家帶著長江學者頭銜的人才細數一番,悄悄與“左鄰右舍”進行數字對比。
不僅是長江學者,各類人才計劃已經嵌入到高校學術勞動力市場中,對學術勞動力市場進行著分割。日趨白熱化的人才競爭,將長江學者們的身價不斷抬漲,引得后來者爭做時代“俊杰”。
升漲的身價
1998年8月,教育部與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集團投入專項資金啟動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。“最開始在設立獎勵計劃時,有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兩類,2015年增設青年學者項目,但我們平時所說的長江學者,主要指特聘教授。”時代學者網創始人張宏雷介紹。
高校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,符合條件者可通過自薦、專家推薦、駐外使領館推薦等方式應聘。長江學者計劃海外通訊評審專家許國昌教授對經濟觀察報表示,在評審過程中,“一般會考量所在高校實力、申請個人學術成果,個人的職務,以及所在平臺的國際影響力。”
2011年,教育部調整實施新的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,并延續至今。新計劃由中央財政專項經費支持,繼續實施特聘教授、講座教授項目。
調整后的計劃加大了獎勵的力度。其中特聘教授每年150名,聘期為5年,每年20萬元獎金;講座教授聘期為3年,享受每月3萬元獎金,按實際工作時間支付。
除了國家財政資金支持,高校作為“引鳳凰”的梧桐樹,對長江學者這類高層次人才給出諸多配套獎勵承諾,人才引進的成本也在逐年升高。
去年年初,800萬房補、100萬年薪,出現在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里;南開大學則在誠聘英才的公告中承諾,稅前65—120萬不等的年薪,60—300萬不等的安家費,理工科最高800萬的科研啟動費,高額年薪、解決配偶工作、子女入學等字眼,紛紛出現在高校人才招聘公告中。
“長江學者身份對實驗室配套設施建設、團隊建設,科研條件改善,包括個人生活條件的改善都有一定的幫助。”2009年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、山東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梁作堂表示,在研究生招生指標、“雙一流”建設經費的投入上學校也有優惠政策。
從學校層面來看,高校對長江學者等各類高層次人才的執著,源于這些“人才計劃”指標在高校招生、排名、學科評估、經費支持和項目申請等方面發揮的作用。
梁作堂認為,長江學者身份的價值,在于能夠增加同行和管理者對學者的了解和信任,進而在招收培養研究生、申請項目等方面獲得疊加的幫助。
這種標簽,儼然已成為學術江湖中一種身份的象征,蘊含著諸多或顯或隱的價值。
高身價與學術勞動力市場
在長江學者光環的背后,是中國高校日益活躍的學術勞動力市場。“長江學者計劃”發揮著精英激勵的效應,同時也是學術勞動力市場內部調節機制的重要一環。
不同于單位制時代僵化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,自上世紀80年代,中國的高等教育對市場不斷吸納。在上海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馬君看來,這種市場化調節機制是一個正常的現象,并且具有必要性,它為人才的流動提供了條件。“在西方的學術勞動力市場中,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。”
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的嵌入,進一步構建起了以高校教師為主體的學術勞動力市場。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人事處老師認為,要真正理解“長江學者獎勵計劃”發揮的效用,需要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。
“90年代,高校的工資結構較為簡單,教師收入水平低,相互間差距小,像是吃大鍋飯,不利于激勵及吸引優秀人才從教。這種人才計劃沒有把優勞優酬體現出來,起到調動學者積極性的作用。”
這一點也得到了馬君的認同,“長江學者計劃是一項重要的激勵機制。國家的發展需要有全球視野的高層次人才,在引進海外人才方面,長江學者計劃意義重大。同時,也可以起到示范和激勵的作用。”
除了激勵的作用外,長江學者一類的頭銜還有著信號傳導的功能。馬君記得,在一次會議上,他發言結束后,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直截了當地問他:“何為人才?如何得到人才?”馬君分析,從高校管理者的角度出發,“帽子”能夠起到簡化人才識別的作用,“長江學者就是那個起到信號傳遞作用的標簽。”
他認為,在外人看來,學者應當是象牙塔中的懸浮一族,淡泊名利、與世無爭,但作為學術勞動力市場中的一員,他們不得不通過頭銜標識自我的能力與價值。
時代學者網創始人張宏雷告訴記者,區別于高校中傳統的“中級——副高——正高”職稱分類體系,人才計劃是對高校學者進行分類的另一種形式。“長江學者是國家層面給出的權威評定,并由此獲得普遍的認同。”
義烏人才市場-銀才網 Copyright C 2005-2024 Yiwujo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義烏人力資源 浙江人才、金華人才、義烏人才-盡在獵才網 ICP備案號:浙ICP備18007060號 網安備案號:33070202100227
地址:浙江省義烏市人力資源產業園:義烏人才市場網,義烏免費人才網,義烏招聘網,義烏獵頭網,義烏招聘會,義烏求職兼職網,義烏工作網 EMAIL:kf@yiwujob.com
Powered by YIWUJOB PHPYun.